131-6223-689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正面临着“卵巢早衰”的挑战,这一趋势逐渐向年轻化发展。面对这一难题,提前了解和预防卵巢早衰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1. 什么是卵巢早衰?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位于子宫两侧,大小近似栗子。它不仅承担生殖功能——生成成熟卵泡及排卵,还分泌多种激素,主要以雌激素为主,同时也分泌少量雄性激素以维持女性特有的体征。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巢功能在45岁至50岁左右开始逐渐衰退,但如今卵巢早衰的患者数量却在不断增加,甚至在年轻的女性中也能见到。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因各种原因出现闭经和不育的情况,这是一种以雌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症状。在原发性闭经患者中,其发病率高达10%至28%。
2. 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卵巢早衰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的因素包括免疫、药物、手术和感染等。
a. 免疫因素:许多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等可能伴随卵巢早衰的发生。
b. 医源性卵巢早衰:40岁以前切除双侧或一侧卵巢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减退,从而引发早衰。过去认为仅切除一侧卵巢不会影响另一侧的内分泌功能,但近年研究发现,即使仅切除一侧,卵巢分泌的激素也可能下降,增加出现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症状的风险。应避免进行多次人工流产等侵袭性手术操作。
c. 特发性卵巢早衰:这是一种没有明确致病因素的继发性闭经类型,也是卵巢早衰的最常见类型。多在生育年龄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并伴有更年期症状。
d. 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可能引起卵巢炎症或免疫性卵巢损害,导致卵巢早衰。
3. 面对卵巢早衰,女性应如何应对?
卵巢功能的衰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多数患者在出现卵巢早衰前会表现出月经稀少或月经紊乱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潮热、出汗、心烦、健忘等围绝经期表现。女性的外貌和皮肤状态也可能明显衰老,且容易合并骨质疏松。
当前,卵巢早衰已引起许多女性的关注,一些美容机构也推出了卵巢保养项目。但专家提醒大家要慎重选择,因为这些保养方法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女性平躺时是无法摸到卵巢的。一般的手法按摩是无法触及卵巢的。除非有肿瘤存在,但如果有肿瘤的话,不当的按摩可能造成卵巢蒂扭转,影响血液运行,甚至导致瘤体淤血、破裂等严重后果。
专家建议,如果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达半年以上,且至少出现两次(间隔至少一个月)的情况,应结合化验室检查,高度警惕卵巢早衰的发生。治疗卵巢早衰主要是对症治疗,关键是在患者完全绝经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应用药物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面对卵巢功能衰减的现实,患者应正视这一情况,摆脱精神压力,调整好心态。一旦出现早衰症状,应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以激素治疗为主,同时结合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虽然激素治疗在医学上已被证明能有效刺激脑垂体从而促使卵巢分泌激素,但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因激素剂量不当或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