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望网-专业的试管婴儿综合医疗服务平台

131-6223-6897

首页 > 试管百科 > 揭秘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分析

揭秘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分析

2025-04-12 来源:试管婴儿 关注度:0

一、基本信息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也被称为脊肌萎缩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主要由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运动神经元)衰退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这些神经元控制人体的自主活动,如爬行、步行、举手、抓握物体、移动头部和颈部以及呼吸和吞咽等。而SMA的英文名称是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者通常需前往神经内科就诊。

二、概述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是由于SMN基因缺陷导致运动神经元无法正常运作,进而使肌肉无法接收大脑的信号而引起骨骼肌进行性萎缩的一种病症。最常见的SMA形式是5q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5q-SMA),约占所有SMA病例的95%。这种病症对患者的影响因人而异,严重程度通常与发病年龄有关。肌肉萎缩症状通常呈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身体近端肌肉比远端容易受影响。在严重的SMA病例中,吞咽和呼吸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患者的智力和感觉功能通常不受影响。

三、SMA分类及其症状表现

SMA根据发病年龄及所能达到的最高运动功能,可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表现如下:

SMA I型(婴儿型):约占全部SMA病例的45%。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出现症状,如无法独坐、哭声微弱、吞咽和进食困难等。患者全身肌肉软趴趴,肌肉张力显著低下,呈现严重无力。仰卧时下肢呈青蛙姿势。多数患者在两岁内因呼吸衰竭死亡。

SMA II型(中间型):约占30%~40%。症状通常在6-18个月之间出现。患者能够独立坐着(部分患者会失去这一能力),但无法自行走路。肌腱反射减低甚至消失,可能出现远程手震颤。与I型婴儿相比,病情较轻且发展较慢,预期寿命因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异,可从幼儿期到成年期。

SMA III型(青少年型):约占20%。症状在18个月至17岁之间出现。患者能够独立行走,但约一半的患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行走能力。病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肢体肌束颤、足部畸形等问题。与正常人相比,预期寿命没有明显差异。

SMA IV型(成人型):特征在于成人时期发病。大多数病例在30岁后发病,行动能力正常。病情进展缓慢,主要影响大腿和臀部肌肉,然后逐渐影响上臂和肩膀。患者会感到疲劳和肌肉疼痛。预期寿命正常,呼吸和吞咽功能很少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SMA的“类型”并非严格的分类,即使同一类型的患者,其病发速度及症状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SMA是由SMN基因的部分或完全缺失或小突变引起的基因疾病。这种基因负责产生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运动神经元存活(SMN)蛋白,该蛋白在维持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运动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脊髓中并将来自大脑和脊髓的信号传递到骨骼肌以控制运动和肌肉收缩。因此基因治疗和蛋白补充是研究的热点和方向。至于治疗费用问题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方式不同费用也会有所差异大概范围在数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具体费用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所选择的治疗方案来确定。如果没有足够的SMN蛋白,运动神经元就无法保持健康状态,可能会导致虚弱甚至死亡。这种情况会影响对随意肌肉运动的控制,进而引发骨骼肌的虚弱和消耗。受此影响,说话、吞咽、呼吸、坐立和行走的肌肉都会受到影响。

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SMN1基因的部分或完全缺失以及基因转换突变,这类情况约占SMA患者的95%。在基因转换过程中,SMN1基因会变成类似于SMN2基因,其第七外显子中的C会被替换为T。另外5%的SMA患者则表现为SMN1基因缺少第七外显子7,但另一个SMN1基因则存在点子突变(图 1.1至1.3)。

除了SMN1基因,还有一个名为SMN2的基因,其结构与SMN1相似,但制造的SMN蛋白量较少(仅约10%),只能部分补偿因SMN1基因突变导致的SMN蛋白缺乏。每个人的SMN2基因数量有所不同,但SMA患者至少会携带一个SMN2基因。

关于基因病变携带者,大约每40-60人就有1人可能是SMA基因病变的携带者。这种遗传病是通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进行的。这意味着,只有当孩子从父母双方都继承了有缺陷的SMN1基因时,才有可能患上SMA。虽然基因病变的携带者通常没有症状,但他们可能会将缺陷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孩子。当夫妻双方都是基因病变的携带者时,每次怀孕都有四分之一的几率生下SMA婴儿。建议在孕前或怀孕初期进行基因检查,并咨询遗传咨询师。

诊断SMA的方法包括:检查肢体和躯干肌无力、肌萎缩的症状;了解家族史是否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检测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进行肌电图和肌活检;以及通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SMNl基因。药物治疗(例如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治疗手段之一。这种药物用于治疗5qSMA,约占所有SMA病例的95%。除此之外,还需要预防或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压疮、营养不良等,并进行呼吸、胃肠道和营养、骨科等方面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其中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SMA基因剪切调控治疗药物,可增加完整长度SMN蛋白的生产并改善运动功能等。对于SMA患儿来说,诺西那生钠被称为“救命药”,对轻症患儿具有显著疗效。2019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崭新里程碑

在2019年4月28日,一个重要的日子被铭记于中国医疗史册。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正式上市,这标志着中国有了首个能够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药物。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为无数SMA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随后在2021年12月3日,经过一番医保谈判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价格终于得以调低,并最终以低于3.3万元每针的价格成交,且被纳入国家医保名录之中。此前的诺西那生钠一度高昂至70万元一针,这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对于SMA患者而言,治疗的过程并非一针即止。需要在注射诺西那生钠后的第14、28、63天再次各注射一次,之后每4个月注射一次,每年需要使用6支且需终身持续。而纳入医保后,价格的大幅降低使得原本高昂的年治疗费用从“天价”变为不到10万元,这无疑为SMA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他们继续好好生活提供了希望。

揭秘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分析

SMA作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携带者往往在未发病前并无明显症状表现,但可能将带有缺陷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面对这一情况,医学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应对之策。当前,通过遗传咨询和筛查,可以在生育前了解自身及伴侣的基因状况。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家庭,更应在婚前和孕前进行筛查。若确认携带SMA相关基因,还可以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等辅助生殖技术来选择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

其中,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优势在于其PGS/PGD基因检测技术不仅能全面检测染色体,还能针对特定基因进行深入检测,从而判断胚胎是否携带突变基因。通过选择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可以有效避免婴儿患上遗传性疾病,全面保障宝宝的健康。与此这一技术也避免了产前诊断干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害。产前诊断干预虽然可以对胎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对孕妇造成伤害。

综合来看,对于SMA的基因携带者而言,借助现代医学技术,特别是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无疑是排除潜在残缺基因、生育健康宝宝的有效途径。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和幸福。

相关标签:

讨论群

是心得,是建议,更是试管婴儿攻略

与本文相关问答

专业医生在线解答

大家一起在讨论

也许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