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223-6897
这位杭州的王阿姨(化名),今年五十二岁,最近因为右上腹隐痛,去医院做了肝脏增强磁共振检查。检查过程中,医生嘱咐她多喝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出。王阿姨在短短四小时内饮用了大量的水,总量达到了惊人的十四斤。很快,她出现了恶心、呕吐、手脚抽筋、意识模糊和无尿等症状,被紧急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陆远强主任医师表示,患者短时间内饮用了大量的水,超过了肾脏从血液中排水的“工作量”,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稀释性低钠血症,俗称“水中毒”。陆医生解释,肾脏每小时的排水量大约在800至1000毫升,过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渗透压,导致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平衡被打破,细胞外液的水分被吸入细胞内,引发浮肿、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幸运的是,经过补钠治疗,王阿姨已经痊愈出院。陆远强提醒,即使是体检前后需要饮水,也应该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推荐成年人每天饮用七八杯水(约1500至1800毫升),并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对于青光眼、慢性肾病、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过量饮水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饮水量。
他也特别强调,在剧烈运动后只喝水不补充电解质也可能发生低钠血症。对于运动后的补水,也应该适量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饮水,避免过量饮水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