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223-6897
血友病:隐形的挑战与希望的曙光
对于血友病患者而言,过上如普通人一般的平凡生活,似乎成了一种难以触及的奢望。他们渴望奔跑在阳光下,却常常只能默默地伫立在窗前,望着外面的世界。一点小小的伤口,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即使是换牙这样看似平常的行为,也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由于凝血功能的障碍,他们必须格外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能面临出血不止的危机。他们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玻璃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血友病这一常见的遗传病,进一步了解它。
血友病概述
血友病是一种由于先天血液凝固机制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类型,血友病可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血友病主要由凝血因子Ⅷ(F8)基因异常引起,占到病例的80~85%;乙型则是由凝血因子Ⅸ(F9)基因异常引起,占比约为15~20%。在我国,丙型血友病较为罕见。当患者自发或因创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其血液不易凝固。若发生深部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血友病与基因之谜
高达99%的血友病病例与遗传因素有关。女性多为该病的携带者,而男性则更易成为患者。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血友病,它们都是X染色体隐性的遗传疾病。以甲型血友病为例,它也被称为第Ⅷ因子缺乏症,是由F8基因突变所导致。在我国,血友病的总体患病率为2.73/10万。
遗传模式与风险
若父亲正常而母亲为携带者,其儿子有50%的几率成为患者,女儿则有同等几率成为携带者或正常。对于这样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的标本在诊断中尤为重要。明确患者的致病位点突变,有助于进一步验证家族内其他待测者的健康状况。
诊断与预防之道
面对这样的遗传性疾病,如何减少或避免血友病患儿的出生?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
a: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
首先应前往专业医院明确患儿的临床诊断,确定疾病类型并进行遗传咨询。
b:基因诊断
在明确疾病诊断后,通过分子遗传学检测科室或机构对相应的致病基因进行突变分析。
c:产前诊断
在明确致病突变后,若女方已妊娠,可以在特定的孕周采集绒毛或羊水细胞进行相应致病基因的检测。医生提醒:孕前、孕中及孕后的遗传咨询至关重要。
d: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对于那些母方为血友病携带者的家庭,PGD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早期的产前诊断方法。此技术能够在胚胎植入母体前对有遗传风险的胚胎进行遗传学分析,从而选择健康的胚胎移入宫腔,有效防止血友病患儿的出生。
在我国,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通过PGD技术实现了拥有健康宝宝的梦想。我们期待更多的医学突破和技术进步,为血友病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曙光。